上下同欲者勝,奮楫篤行者贏。面對復雜多變的市場環境和日益激烈的競爭態勢,中國中冶錨定“一創兩最五強”奮斗目標,全面統籌資源、蓄勢聚能,凝聚市場開拓、項目履約、三級建設、科技創新、深化改革、整改落實“六維合力”,推動各項經濟活動穩健前行、高效運轉,奮力奪取首季“開門紅”,為全年“開局戰”贏得先機、奠定勝局。一季度以來,公司上下頂壓前行、奮力突圍,市場營銷質量明顯提高,項目管理水平顯著提升,三級機構持續做實做大,虧損企業治理穩步推進,以審促改見行見效,以實干實效交出亮眼答卷。
——筑牢市場龍頭,營銷體系提質增效。中國中冶主動調結構轉方式,持續推進“五五戰略”,明確市場營銷體系定位,創新優化市場營銷商業模式,有力推動營銷質量持續提升;同時充分發揮中冶全產業鏈一體化和差異化競爭優勢,深入推進“五個聯動”,著力優化“1+M+N”區域化布局,聚焦“三個優質”持續發力,打造形成“資源共享、優勢共建、協調共進、互學共鑒、市場共贏”的“五共”局面。一季度以來,中國中冶市場營銷指標加快追趕序時進度,一大批“高新綜大”優質項目收入麾下:上海寶冶與中鐵建設聯合中標新建上海至南京至合肥高速鐵路上海寶山站站房及相關工程,中國恩菲順利拿下黃山太平索道安全質量提升設計及管理服務項目,中冶京誠成功中標內蒙古德晟60兆瓦超高溫亞臨界煤氣發電項目;此外,中國五冶聯動中冶長天、中冶京誠中標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翠湖片區綜合開發項目,9家子企業總部所在地新簽合同額排其區域市場第一,實現市場營銷量的合理增長和質的有效提升。
——強化項目履約,管理水平提檔升級。中國中冶牢固樹立“現場循環市場”理念,重點強化履約體系和商務體系業務條線系統性管理,持續推進《工程項目管理手冊》宣貫培訓、落地執行,抓細項目管理策劃、抓好目標管理責任制落地、抓實項目結算回款三個關鍵環節,以全周期高效管理、全鏈條技術攻堅、全方位資源整合,全力拼搶一季度“開門紅”。中國五冶金融島站周邊一體化開發項目、中國一冶中央儲備糧丹東直屬庫有限公司倉儲項目土建施工項目等一批項目相繼開工大干,全面掀起建設熱潮;中冶建工九龍坡區人民醫院遷建項目、上海寶冶重慶江北國際機場T3B航站樓及第四跑道工程新建T3B航站樓工程等一批項目通過竣工驗收,持續打造精品工程、標桿工程、民生工程;中國五冶雄安國貿中心項目主體結構沖出正負零、上海寶冶參建的無錫奧體60000座體育場順利合攏、中冶天工臨港現代糧食物流產業園區糧食倉儲物流集散中心項目兩座鋼筒倉主體完工,充分彰顯“中冶速度”“五礦速度”。
——做強三級機構,筑牢發展堅實根基。中國中冶進一步明晰三級機構功能定位、發展方向和發展路徑,不斷夯實三級機構“市場營銷、項目履約、資源配置、成本控制、人才培養”五大平臺作用,以特色業務為著力點,尋求差異化發展新賽道,通過聚焦關鍵技術突破、服務模式創新、產業生態構建等多維度舉措,不斷增強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競爭力,為企業在復雜多變的市場環境中行穩致遠筑牢堅實根基。
當前,中國中冶三級機構平均營收增長明顯,一批三級機構市場競爭力持續提升。其中,中冶京誠冶金公司幾乎壟斷國內厚板連鑄市場份額,是國內唯一全方位厚板工藝、裝備、控制系統供應商;中冶南方武彭公司自主研發的高爐炭磚,綜合實力世界排名前三,產量位居世界第一;中冶長天重工研制的強力混合機,打破我國長期依賴進口的局面,取代國外進口產品。
——聚焦科技創新,轉型升級提質增速。中國中冶緊扣集團公司科技創新“五個聚焦”部署要求,充分發揮科技研發平臺作用,持續加大科研投入和支持力度,加快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積極布局新領域新賽道,著力打造原創技術策源地和培育新質生產力重要陣地。中冶建研院鋼鐵工業環境保護全國重點實驗室積極開展優化重組,在行業關鍵核心技術與裝備研發上實現原創性戰略性突破;中冶武勘申報的“武漢市量子探礦技術創新中心”正式獲批,標志著中冶武勘在量子技術與資源勘查融合領域的探索獲得官方高度認可和支持;中冶賽迪在新型環保黃銅和高性能鋁合金材料及裝備領域加大投入,著力解決行業“卡脖子”難題;中國五冶在建筑機器人領域與沈陽新松合作,開拓智能建造新領域;中冶建研院、中國恩菲、中冶京誠、中冶焦耐、中冶長天、中冶武勘、中國二十二冶、上海寶冶、中冶寶鋼等子企業相繼完成DeepSeek本地化部署及接入,加快推進“AI”數字化應用,進一步為產業創新發展創效賦能。
——深化國企改革,穩步推進虧損治理。中國中冶樹牢“止損比盈利更關鍵”理念,堅持“寧養人員不養機構”,“一企一策”研究虧損企業治理,制定扭虧解困工作方案,細化“止血、輸血、造血”措施,牢牢守住不發生重大風險的底線。針對虧損在建、已完未驗、已驗未結項目,制定減虧扭虧措施和有效解決路徑,突出重點、以點帶面,緊緊圍繞核心問題和主要矛盾穩步推進企業改革,確保改革效果可感、可見、可衡量。一季度末,中國中冶通過專題研究、現場調研、強化督導等嚴厲有效措施,虧損企業治理取得有效進展,虧損戶數較2024年底減少7戶;各子企業全力以赴投身治虧扭虧工作,積極挖掘內部潛力、拓展外部市場,治理效能得到有效提升。
——壓實整改責任,以審促改落地見效。中國中冶以高度的政治站位,加強組織領導,建立健全整改領導機制和工作機制,從嚴從實制定整改方案,逐級壓實整改責任;持續完善整改常態化工作機制,深化推進各項中長期整改任務落實落細,不斷鞏固擴展整改成果;加強審計成果運用,在健全長效機制上持續用力;不斷強化依法合規經營的主體責任,提升依法合規保障能力,進一步夯實重點領域管理基礎,努力把整改成果轉化為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實績實效。截至一季度末,中國中冶在全系統進行通報、政策宣貫及培訓等17次;各單位認真開展自查自糾,建立問題整改“一方案三清單”,完成立行立改28項、持續整改1項;健全管理長效機制,制定修訂相關管理制度68項,建立業務指引規范等18項,以案促改、以案促治走向深入。
戰鼓擂號角鳴,征程萬里風正勁。這份首季“開門紅”的“成績單”,是全體中冶人腳踏實地、苦干實干結出的奮進戰果,是團結一心、攜手共進凝聚的磅礴力量。接下來,中國中冶將繼續堅定信心不動搖,緊盯年度任務目標不放松,抓實“穩增長、抓創新、強產業、促改革、防風險、保安全、強黨建”各項工作,迎難而上、加壓奮進,全力以赴推進實現“一創兩最五強”奮斗目標,為集團公司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金屬礦產企業集團作出更大貢獻!